一向沖在搶救病人一線的賀運河病倒了,就在與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抗爭的5年半時間里,他帶病出診,救治9000多人次,感動無數患者。
“敬佑生命、救死扶傷、甘于奉獻、大愛無疆”,這是中國醫師精神。8月19日是第二個中國醫師節,8月16日,一場由患者自發組織的醫生故事分享會在廣州舉行,“雷鋒醫生病了,我們想把他的故事講給大家聽!”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賀運河醫生診治過的患者們說。
從醫30年,每星期值班4天,96個小時;每個月值班16天、384個小時;每年150個日夜、那就是3600個小時,最容易找到他的,永遠是在急診室。從2014年到2019年,他一邊抗癌,一邊工作,周六、周日也不休息。病后至今,賀運河醫生共救治9000多人次。
突發
急診專家在崗位上涌出鼻血
2014年2月11日,春節剛過,賀運河正在急診室值診,起身準備為病人查體,一股鮮血從鼻子里涌出來,他使勁捏住,跑著找同事黎洪展:“幫忙代個班,來,我交接給你……”黎洪展沒想到,臨時代班遠遠超過2小時,當晚,賀運河被確診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。
賀運河之前是有點預感的,春節7天他一肩挑了一半值班,從那時開始他就持續發燒,是一邊吊著針一邊頂下來的。
妹妹賀桃英給哥哥捐贈了造血干細胞,移植成功后,他很快主動申請回歸,一直帶病工作。
賀運河一直在跟排斥反應抗爭,放化療耐藥把他折騰得夠嗆,無奈兩年后最終還是病情復發了。如今,正在進行靶向治療的他,白血病病情控制不錯,但無法發聲,吞咽有障礙。為了對抗感染,他大部分時間在住院康復中。
感動
化療后第10天“回歸”急診科
很多人都談癌色變,當醫生成了血癌患者,他會怎么做?賀運河的做法,驚呆了無數人。
陳鐵明是賀運河的學生,說起老師病后第一次“回歸”急診科,忍不住聲音發抖。
那是賀運河化療后第10天,一名80多歲的熊老伯來找賀主任看病,“我告訴他,賀主任病了,正在恢復期”,熊老伯說“那我打個電話給他,慰問一下”,沒想到,電話打完了熊老伯還不走。過了半小時,賀運河回來了,裹著厚厚的衣服,戴著口罩,慢慢地走入科室,“他的白細胞才恢復到1000啊,常人是4000-10000啊!”陳鐵明后來才知道,熊老伯出了名的倔,不肯由其他醫生看診。賀運河的愛人林玲實在放心不下,開車送他回科室,“我不攔他,因為懂他,他將患者放在心上?!薄盎颊哒椅铱床?,是對醫生的信任,我非常珍惜這份醫患信任?!辟R運河是這么說的,也是這么做的。
自發
患者組織賀運河故事分享會
8月16日,一場賀運河醫生故事分享會在廣州舉行,最特別的是,這是由賀主任曾經診治過的患者們自發組織的。
來自潮汕地區的大叔許得順,是老病友了,2016年8月帶著同鄉來找賀運河,發現賀主任動作有些僵,擔心他太累了,還朋友式勸說“醫生你自己也要注意休息”,后來才知道,那竟然是他剛出院的第二天。
患者陳彩霞拿出了一張7月26日的處方單。她告訴記者,那天,其實是她受病友委托,探望正在住院的賀主任。因為感染,賀主任說不出話來,但聽說陳彩霞最近手麻、肩周痛,于是讓妹妹把自己扶起來一點,抖著手,一筆一筆開出了新處方。“心好痛,眼淚完全模糊了視線”,陳彩霞說,自己2010年中風,在賀主任手里保住性命,一點一點好了起來,如今像正常人一樣,“他是我們的依靠!”
在患者們心里,好醫生看更多病人當然好,可是他明明也是病人,又不忍心讓他勞累。正是在這樣的“糾結”下,患者們想起來馬上就是中國醫師節了,應該“把賀主任的故事講給大家聽”,于是組織了這場醫生故事分享會,用來表達患者們的心聲:“快點好起來,我們都離不開你!”
難忘
逆風而行,往醫院方向走去
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,并不是從病后才開始的,在患者的眼里,賀運河一直都是那個“雙全醫生”——全心、全天候為患者服務。
賀運河跟愛人林玲說,當急診大夫,確實是緊張,不知道下一個患者是不是重病號,深夜接到醫院電話,他甚至會緊張到手抖,但他還是24小時從不關機,穿上白大褂就像披上鎧甲的勇士,病人一到跟前,他就忘了自己。
病床上,他問過愛人“你有后悔嫁給我嗎?”,林玲握著他的手說:“想什么呢!我懂你!”因為懂得,盡管至今賀運河只跟妻兒出游過一次,還是白云山腳的云臺花園;盡管一家三口從未團圓過過春節,10多年都是林玲自己回老家探望孝敬賀家老人……很多很多盡管,但患者一來,他就要回科室。
2018年9月,廣州因超強臺風“山竹”,實行“三?!薄6驮谶@樣的情況下,賀運河卻惦記著門診有患者在等著他。愛人也勸他不住,學醫的兒子太理解父親了,硬陪著前往門診,替父親當起了“傳話筒”。就這樣,賀主任逆風而行,往醫院的方向走去。是的,“山竹”是過去了,但賀運河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卻復發了,但他從不后悔自己的選擇。
(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何雪華 通訊員彭逢美、蘇海寧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