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講人:廣東中醫醫院風濕免疫科專家教授 黃閏月
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漫性全身性疾病,盡管治療方法許多 ,但仍歸屬于難治性病癥。許多患者過度依靠某類藥品或某類治療方法,經常歇息過多,忽略了關節功能鍛煉,反倒加劇了關節肌肉僵硬和畸型,缺失了日常生活自立或勞動者工作能力。
為了更好地保持和改進關節作用,類風濕患者應在醫師具體指導下開展必需的關節功能鍛煉。但并并不是一切狀況都能開展功能鍛煉,應依據本身病況挑選適合的體育運動,留意由淺入深,以本身承受狀況為標準。
急性炎癥期:以用藥治療為主導。這時累及關節宜歇息,防止主題活動,但需維持各關節的功能位置,嚴禁長期性過多曲屈,以降低痛疼、防止畸型。
亞急性癥狀:關節外展和內收。亞急性癥狀患者痛疼緩解,先要開展處于被動推拿、處于被動健身運動,例如每一個關節做外展、內收、伸屈、內旋、外旋姿勢,每一次反復主題活動10~15次,每天2~3次。
減輕期:較大 水平主題活動。減輕期,病癥獲得操縱、無顯著病癥,患者每一次主題活動關節應盡可能做到最大限度。假如肌無力癥狀無顯著緩解,更應注重積極健身運動為主導,進一步刺激性全身肌肉,但運動強度要適合。功能鍛煉時防止關節始終保持一個姿勢及過多精力耗費。
在這里,為大伙兒強烈推薦七個目的性鍛煉動作:
1.部分推拿。功能鍛煉前,對身體變病位置及周邊皮下組織開展部分推拿,時間為1~2分鐘。
2.肩關節功能鍛煉。往前屈伸兩手,維持5~10秒;往上抬起,雙臂與路面呈豎直情況,維持5~10秒;兩手當然豎直,促使肩膀與雙臂在同一平行線,維持5~10秒;往前并攏兩手,修復兩手往前平伸情況,所述姿勢反復10次,每日2次。
3.肘關節作用訓煉。往前挺直雙臂,手心往上,更替曲屈雙肘關節,主題活動范疇達較大 作用活動度,開展3~5分鐘,每天2 次。
4.腕關節運動訓練。按順時針方向、反方向遲緩轉動腕關節各5圈,每一次3~5分鐘,每日2次。
5.手指頭關節訓煉。依據遠端指間關節-近端指間關節-掌指關節次序,在關節活動度范疇開展曲屈訓煉。
6.頸關節。不斷用勁做頭頸的前屈、后伸主題活動,往左邊、往右邊屈頭頸及上下轉動健身運動,每日早、中、晚各1次,每一次5~30次。
7.累及關節訓煉。取平躺位,根據處于被動或積極伸屈累及關節開展抗阻訓練,每一次3~5分鐘,每日2次。患者也可坐于床緣,兩腿當然松馳,雙足懸在空中做“鐘擺”健身運動,每一次3~5分鐘,每日2次。
除藥品、普外醫治和心理狀態康復訓練外,功能鍛煉是儲存和修復關節作用的關鍵方式。切勿由于鍛練時的輕微不適感或痛疼而舍棄。中國銀行外匯牌價查詢